国产精品欧美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免费视频 _精品日本一区二区_1024欧美极品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農村黨建

績溪縣:“四強四提”工作法,讓黨員教育培訓嚴起來、實起來、活起來

發布時間:2023-08-30 11:32 信息來源:績溪先鋒網 閱讀次數:
【字體大小:

為進一步提升黨員教育培訓質效,績溪縣創新“四強四提”工作法,以提升黨員教育管理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整體性為根本目的,聚焦黨員類型,創新管理培訓方式,打破長期以來以學文件、學術本為主的基本定式,實現灌輸式向互動式、單一性向多元性的轉變,使黨員教育培訓貼近黨員、貼近實際、貼近工作,讓黨員教育管理更“給力”。

強化組織領導,提升黨員教育管理前瞻性。聚焦建立職責分明的責任體系,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將黨員教育工作納入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組織召開抓黨的建設和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會議就黨員教育工作情況進行述職匯報,倒逼責任落實。聚焦完善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緊緊圍繞縣級抓“示范培訓”,基層黨委抓“全員覆蓋”的工作思路,統籌抓好縣鄉兩級黨員教育輪訓。圍繞構建黨員“大教育、大培訓”體系,大力整合縣委黨校、農水局、人社局、鄉村振興局、徽州學校等單位培訓資源,對師資力量、教學設施、培訓場地、培訓經費等捆綁使用,依托徽州學校、經開區等單位,探索“校企聯合”辦班模式,開展黨員技能培訓。聚焦健全運轉順暢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經費保障制度,從縣財政、縣管黨費撥付用于黨員教育培訓。建立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和離退休黨組織黨費返還等制度,返還黨費用于支持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員教育工作。建立黨員教育培訓學時制度,明確黨員、基層黨組織書記和班子成員每年集中學習培訓時間,不斷強化培訓實效性。

強化分類施策,提升黨員教育管理針對性。聚焦實施農村黨員精細化管理,堅持鄉鎮黨委“全覆蓋”抓兜底培訓的工作思路,推深做實“百名黨建指導員下百村”行動,各村(社區)黨建指導員圍繞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鄉村振興等工作開展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建立“2445”農村黨員精細化管理制度,重點圍繞黨員純潔性、先進性設立黨員“先鋒值”評價體系,針對不同類型黨員全面推行“四式”管理,確保黨員教育管理嚴起來。聚焦實施流動黨員動態化管理,印發出臺流動黨員教育管理“4+6”工作措施,緊盯流動黨員外出前、外出后、外出期間三個關鍵環節,讓黨組織與黨員“雙向發力”,明確專人聯系,對流動黨員基本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動態建立流動黨員管理臺賬,切實做到“底子清、數據新、資料實”,使流動黨員真正實現流動不流失、離鄉不離黨。聚焦實施在職黨員常態化管理,依托園區黨校,采取組織集中輪訓班、學習考察等形式,對各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和黨組織書記進行業務培訓,對企業出資人黨員進行技術培訓,對普通黨員進行兜底培訓。創新縣直機關黨組織書記能力大比武活動,以比代學、以比促學。

強化科學創新,提升黨員教育培訓有效性。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積極組織黨政干部、村級黨組織書記參加上級調學,同時加大外聘資深教師授課力度,積極邀請省委黨校、市委黨校教授10余人來績授課,特別針對黨員領導干部、科干班、中青班等主體班次培訓,既豐富了學習內容、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又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效果。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原則。采取“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依托梧川村旌績邊游擊根據地革命歷史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以及章氏宗祠等廉政教育基地,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有針對性地組織學員產業發展示范基地、鄉村振興示范村、村集體經濟示范村等進行現場學習和觀摩,通過學習互動和情景教學,增強學習培訓實效性。堅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線下充分發揮縣委黨校主陣地作用,采取邀請專家教授集中授課、領導干部上黨課、專題研討等形式,有計劃地組織好黨員集中學習,并組織黨員赴紅色教育基地通過重溫入黨誓詞等方式開展黨性教育;線上積極探索“互聯網+黨員教育”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安徽干部教育在線、“績溪先鋒”微信公眾號進行黨的理論和大政方針政策學習,全力構建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化、便捷式的黨員教育傳播體系,不斷提升黨員教育工作信息化水平。

強化“多色”課堂,提升黨員教育培訓整體性。打造“紅色黨性課堂”,扎實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黨員政治生日、談心談話活動等,對黨員開展常態化教育。充分利用許家朋烈士陵園、伏嶺鎮革命烈士紀念館、李夏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等縣內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組織黨員緬懷革命先烈、聆聽英雄事跡、傳承紅色基因,讓黨員干部群眾在身臨其境中增加學習興趣,在耳濡目染中汲取紅色精神力量。打造“黃色警示課堂,強化黨員自我約束,把規矩挺在前面,用身邊人身邊事開展警示教育,以案為鑒、以案示警、以案明紀,深刻汲取身邊黨員干部違紀違法的教訓,引導黨員樹立正確價值觀,使黨員、干部筑牢思想防線,增強廉潔自律意識,提升防腐拒腐的能力。結合省級廉政教育基地胡富紀念館、瀛洲章氏宗祠、縣檢察院廉政教育基地等,組織黨員接受法治教育、廉政教育、家風教育等,重溫入黨誓詞,接受廉潔文化的熏陶,時刻警鐘長鳴。打造“綠色服務課堂”,立足“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斷推動黨員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辦實事的實際行動。創建“黨建+志愿服務”,結合文明創建、鄉村治理、防汛減災、環境整治等,將志愿服務融入到“主題黨日”中,提升黨員為民服務意識。深入開展“雙培雙帶”活動,著力培養致富帶頭人,提升村干部帶頭致富帶領致富的能力,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受益群眾達5000余人。(胡甜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