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績溪縣聚焦鄉村人才振興目標,注重在“引、育、管”方面下功夫、出實招,推動各類人才與鄉村發展深度融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夯實人才支撐,著力激發鄉村人才生機活力,為鄉村振興栽下人才“好樹苗”。
“廣”納賢才,不拘一格,打造鄉村人才“集聚地”,讓人才隊伍“壯起來”。以“唯才是舉”的決心廣引“外來人才”,堅持廣開禮賢下士之路、廣納天下英才理念,打破年齡、行業、部門、體制等壁壘,突破身份、地域、專業等界限,拓展選人廣度,增加選人規模,擴大能人隊伍,增強帶動能力,最大限度盤活基層人才資源。自換屆以來,8名致富能人當選村(社區)黨組織書記,114名鄉土人才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隊伍。以“嚴謹入微”的細心發掘“本土人才”,堅持需求導向,立足鄉村建設實際,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建立完善人才鄉賢數據庫,廣泛吸收村內致富帶頭人、回鄉大學生、退役軍人、返鄉創業農民工,先后回引40名青年人才返鄉創新創業,著力把黨建、產業、教育等人才充實到基層一線,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準”育雄才,因材施教,打造鄉村人才“練兵場”,讓人才隊伍“精起來”。績溪縣聚焦能力提升,激活內生發展動力,大力實施本土人才培養工程。按照梯次化培養、精細化管理、個體化指導的原則,結合鄉土人才的“特長”,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綜合利用電教遠程平臺、專題技能培訓等渠道,開展多元化培訓,不斷提高鄉土人才的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組織技術專家和點對點結對幫扶、面對面開,圍繞農業主導產業發展,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8期,培訓農民356人次。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培養造就一批能夠帶強產業發展的“先行者”、帶動群眾致富的“開拓者”,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敢”用英才,多措并舉,打造鄉村人才“梧桐樹”,讓人才隊伍“留下來”。一是積極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把“最能打仗、能打勝仗的人”選派到鄉村振興第一線,各級共選派27支駐村工作隊,81名駐村工作隊員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深入田間地頭技術指導農民3萬余人次,幫助群眾解決技術難題,引導各類人才在服務產業發展、鄉村振興上彰顯作為。二是推行“致富能人+農戶”生產經營模式,通過“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基地”“工藝+扶貧”等模式組建產業化聯合體,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鄉村工匠、農村電商帶動作用,讓貧困戶、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三是加強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注重在鄉土人才中發展黨員,積極推薦優秀鄉土人才參選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村兩委干部,長安鎮下五都村下屬黨支部書記、績溪縣徽和天下食品有限公司法人馮文敏當選省黨代表,安徽寧清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勤勤等3名鄉土能人當選市人大代表,績溪黃茶工藝恢復帶頭人夏瑜等50名鄉土能人當選縣“兩代表一委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