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人才興鄉”戰略,不斷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培育鄉土人才,著力打造一支敢擔當、敢創業、敢帶頭的高質量鄉土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注入源動力,推動績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念好“引”字訣,拓寬人才引育渠道。立足農村發展需要,精準發力、靶向施策,不斷拓寬人才引育渠道。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采取“聘、選、派、育”等方式,選派100余名科技特派員,實現行政村(社區)科技特派員服務全覆蓋。科技特派員在各村開展集中培訓、現場指導、一對一幫扶,不斷提升農戶農業技術水平和致富能力,培養更多致富能手,打造先富幫后富,梯次實現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同時,積極引導優秀人才向基層流動,通過招考公務員、“三支一扶”、選調生等方式,讓更多優秀高校畢業生到鄉鎮工作,申報清華大學等高校碩博研究生來績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專家人才服務基層幫扶項目申報,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念好“管”字訣,完善人才工作制度機制。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指導,嚴格落實“一把手”抓“第一資源”,強化黨管人才原則,大力實施“績溪聚才行動”,立足縣域優勢和特色產業發展需要,出臺《績溪縣企事業單位緊缺人才引進和管理辦法(試行)》《關于進一步加快人才集聚推動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試行)》等文件,完善人才工作述職評議、調研評估機制,精準制定人才工作重點任務清單20條。健全人才工作機制,成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凝聚人才工作合力。樹立抓人才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圍繞縣域優勢和特色產業發展需要,做好人才摸底工作,充分發揮各類人才作用,全力推進“新時代鄉村建設、五百工程提升、社會治理提質、生態文明增效”行動。
念好“留”字訣,搭建人才服務保障平臺。建立健全人才服務保障機制,建立黨委領導聯系專家人才信息庫,縣委、縣政府班子成員聯系101名專家人才全覆蓋,定期開展走訪慰問、談心談話。重點培養文化素質好、致富本領高、帶富能力強的鄉土人才,全面推廣“合作社+企業+農戶”的帶動發展模式,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加大鄉土人才的先進事跡和經驗宣傳力度,幫助申報傳統文化傳承項目,目前共培育涵蓋徽墨、徽州三雕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2人,省級非遺傳承人23人,進一步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熱情。不斷優化人才工作生活環境,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先后投入2.51億元建設人才公寓,升級改造“拎包入住”人才公寓51套。注重將人才放在黨建、鄉村振興、招商引資、征地拆遷等重要崗位鍛煉,通過生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增強鄉土人才的成就感、歸屬感,確保把人才引進來、留下來、用起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