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中心任務,堅持黨對鄉村振興的全面領導,從強組織、優生態、強產業、興文化等多個著力點入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答好鄉村振興“考卷”出實招、做實事、見實效。
黨建引領優生態,壁畫振興“新藍圖”。寫好“規”字文章,編制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生態保護紅線規劃和各鄉鎮生態建設規劃。建設縣級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委員會制度體系,設立工作機構和議事決策工作制度。通過“多規合一”,確保生態保護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寫好“培”文章,將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列入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計劃和縣委主體班次、專題班教學內容,利用縣委黨校和“龍川文明大講壇”、高層論壇等宣教陣地,持續開展生態文明主題培訓,并將生態文明建設各項要求,細化為班子和干部的政績考核內容,建立干部積分制管理考核激勵獎懲工作機制。寫好“責”文章,層層落實環保工作“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依法環保、從嚴執法。堅定貫徹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生態責任離任審計制度、環境執法聯動機制等一整套制度體系。增加環保編制人員經費,增強查處環保違法案件力度。
黨建引領強產業,盤活振興“動力源”。寫好“鏈”文章,針對主導產業、戰新產業等,由縣委、縣政府負責同志擔任產業鏈鏈長,按照“一位縣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位科級負責同志、一個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工作模式,協力推進產業鏈發展。寫好“指”文章,組建聯建黨員先鋒隊、志愿服務隊,及時了解產業發展規律,摸索適宜發展模式,指導村企結合各自優勢資源,共同謀劃項目、發展產業,實現強強聯手、合作共贏,并解決黨建、發展“兩張皮”難題。寫好“幫”文章,積極走訪包保企業,落實幫辦代辦服務制度,引導支持現有企業增資擴產、技術改造、轉型升級。截至目前,幫助鈺鋮精密、永萊預制菜、應升管鋼、賽靈特材、融光建筑用材料、粵順砌塊新材料、捷正新材料、新有一新材料、眾方機電、國牧花田、果佳蓓等企業提供項目幫辦服務,加快項目開工建設,力促項目早日投產達效。
黨建引領興文化,發揮振興“靈魂力”。寫好“融”文章,積極利用省、市文旅營銷平臺,深入推進文旅營銷協同發展。通過抓品牌創建,加大宣傳營銷,創新業態模式等方法,推動文旅創新、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目前,全縣已組織開展績溪油菜花節、油畫荊州風情季、金山時雨采茶節等品牌文旅節慶活動,全面提升文旅融合度與影響力。寫好“培”文章,依托兩個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以及12個省、市、縣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對鄉鎮、村(社區)文化干部、文化設施管理人員、文化骨干和文化愛好者,分級分類舉辦培訓。目前,全縣共培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2人,省級非遺傳承人23人,市級“四帶”鄉土人才87人。寫好“保”文章,結合重大、傳統節日節慶活動,做好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項目的申報、管理及日?;顒娱_展;積極做好歷史建筑普查和文物修繕維護工作,開展文保單位安防提升工程和國保單位科技保護項目申報工作;實施績溪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項目,完善展陳提升方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