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銅陵市郊區堅持將“黨課開講啦”活動作為加強黨員教育的重要抓手,通過實行“黨課+”模式,在課程資源、授課方式、學用實踐上發力,讓黨課調眾口、接地氣、見實效。
黨課+紅色資源,在理想信念上“補鈣鑄魂”。結合區內紅色資源,創新精品紅色課程,制作《追尋先烈紅色足跡 傳承桐東抗日精神》《追尋大通紅色足跡 傳承開拓奮進精神》《百年黨史青年說》等10余部紅色微黨課,組織各級黨組織結合“我是黨課主講人”“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聆聽紅色黨課、感悟初心使命,推動紅色基因薪火相傳。以市內《初心圖譜》為向導,將區內桐東抗日民主政府舊址、寺基墩烈士墓與區外中共銅陵特支紀念館、渡江戰役中線指揮部舊址等紅色資源串點成線,組織開展三個一次活動,即聆聽一次紅色故事、重溫一次入黨誓詞、交流一次心得體會,打造“現場教學+情景再現+互動交流”的線下“紅色課堂”,“沉浸式”開展紅色教育,讓黨員從歷史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增強黨員榮譽感和使命感。依托學習強國、共產黨員網、安徽先鋒微訊、先鋒銅陵等線上平臺,精選《建黨偉業》《長津湖》《高山下的花環》等紅色電影,開設電影黨課。去年以來,已組織5000余名黨員參觀桐東抗日民主政府舊址,開展紅色課堂教育。
黨課+創新施教,在素養提升上“充電蓄能”。針對全區1萬余名黨員,按照農村、區直機關、學校、醫院、企業等不同黨員崗位,分對象、分層次、分內容、分方式,科學合理設置黨課,做到“兩手硬”,一手抓黨務提升,一手抓業務素質培訓。根據“所缺”有針對性地“進補”,用更加接地氣的形式結合黨員的身份,將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鄉村振興舉措、產業發展經驗、基層群眾工作、個人業務能力提升等內容打造成精準“定制化”黨課。注重將“兩優一先”“光榮在黨50年”老黨員、駐村工作隊、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各單位業務骨干、區內各單位“一把手”等納入黨課師資庫。推出悅江大講堂、“一把手”上講臺活動,采取“五講”方式,即區領導帶頭講、鎮黨委書記示范講、聯系科干到村講、村支部書記集中講、致富帶頭人現場講,開展黨課集中授課,不斷筑牢黨員信念之“基”,把穩思想之“舵”。梳理區內兩優一先典型事跡,創作拍攝《黨員日記》《這樣的你》《“河”你一起守護》《黨的光輝照我心》等微視頻黨課,發揮視頻黨課形式靈活的優勢,教育引導黨員增強黨性修養,筑牢入黨初心。
黨課+志愿服務,在實踐篤行上“繃弦鉚勁”。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織全區各單位設立黨員志愿服務隊、黨員示范崗,將志愿服務活動與日常重點工作相結合,發動黨員參與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基層治理、文明創建等工作。在區內城市社區推行引導樓棟黨員先鋒隊聯合社區志愿者、物業公司、轄區在職黨員建立多對一幫扶體系,定期開展關愛社區老弱病殘群體志愿服務。在區內各行政村開展“黨課進田間”活動,把黨課從“講臺”搬到“田埂”,把實踐落實在田間地頭,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依托全區86個遠教站點,利用晚間農閑時刻開展線上學習,同時農業科技特派員、區內黨員致富帶頭人開展現場實踐教學,切實貼合農村黨員學習的需求。組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帶頭創先進,亮諾爭優秀”“為家鄉發展作貢獻”等活動,引導流動黨員主動亮明黨員身份,在工作實踐中錘煉黨性,提升自身素養。今年以來已組織全區2200余名黨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積極發揮先鋒引領作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