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比五評局長談”活動訪談(十五):
我縣縣直單位百名股長“五比五評”活動自2022年8月份啟動以來,縣直單位廣大中層干部以活動為契機,立足崗位作奉獻、服務企業促發展、“一改兩為”勇爭先,實現了由“中層”向“中堅”蛻變,為績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貢獻。特開設專欄,刊發參評單位主要負責人和部分參評股長的訪談,展示工作風采和履職成效。
錨定目標,持續發力,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高質量發展
縣數據資源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學農
今年以來,績溪縣數據資源管理局以開展“五比五評”活動為契機,以持續優化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為目標,出實招干實事,通過加強干部隊伍業務能力和作風建設,提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效能,強化公共資源交易監管,不斷推動我縣公共資源交易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深入踐行“一改兩為”。
聚焦干部能力建設,提升綜合業務素養。認真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入抓好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著力轉作風、提效能,堅決落實“一以貫之五做到、踔厲奮發五提升”要求。積極開展對標學習,組織業務骨干赴肥西縣、寧國市、海門區等地考察學習,借鑒公共資源交易方面先進經驗做法,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對標提升舉措,全面提高公共資源交易工作水平。創新開展“業務大講堂”、“崗位大練兵”等業務培訓,深入學習鉆研公共資源交易法規政策,持續提升公共資源交易專業服務水平,榮獲宣城市首屆公共資源交易“業務大比武”三等獎。
聚焦服務效能提升,強化平臺服務供給。堅持和完善重點項目“綠色通道”,積極推行“容缺受理+信用承諾”,最大限度壓縮項目交易場內流轉周期,工程和政府采購招標項目平均場內流轉周期分別為28.27天、21天,遠短于全省平均流轉周期。優化評標專家抽取過程服務管理,增設隔夜評標設施、改造評標區布局并新增監控點位。縱深推進全流程電子化,全面推進合同在線簽訂,常態化開展遠程異地評標,投標保證金“免申即退”。組織2期“中標貸”政銀企對接會,2家企業獲得“中標貸”授信1300萬元。清退歷史沉淀保證金129.69萬元。1-11月,共組織完成296個公共資源項目交易,成交金額22.06億元,增收節資2.95億元;使用保函保險為投標企業釋放沉淀資金15.78億元,31個項目免收投標擔保2.52億元。此外,在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第三方現場評價中取得優異成績。
聚焦監管有力有效,持續推動交易規范。印發《績溪縣工程建設項目標后監督管理辦法》等3個規范性文件,認真開展日常監督檢查、“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和相關主體日常評價。1-11月,抽查招標文件53份,發出招標文件監督意見書8份,檢查在建工程項目34個,對23家企業(其中12家企業披露期3-12個月不等)、6家代理機構進行信用記分,對5名評標評審專家進行扣分、1名專家清退出庫。開展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核查完成17條大數據分析問題線索。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12名工作人員取得行政執法證,截至目前,處理投訴2起、信訪熱線5起。2023年度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季度評議始終位居全市第一方陣。
強化服務供給,持續提升平臺服務效能
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黃俊
今年以來,績溪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五比五評”活動為抓手,按照“標桿要高、要求要嚴、節奏要快、本領要強”要求,深入踐行“一改兩為”,主動接受監督,補短板強弱項,不斷強化服務供給,持續提升平臺服務效能,有效保障全縣各類公共資源項目交易順利推進。
一是夯實基礎,防范風險。在強化干部隊伍政治理論學習的基礎上,不斷加強業務培訓和廉政教育,推動工作人員全面系統掌握公共資源交易法規政策、服務標準和業務流程;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人警醒人,組織觀看許某某案件庭審和警示片,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提醒、早防范,強化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底線意識和保密意識;優化評標專家抽取過程服務管理,嚴格抽取條件信息保密管控;增設隔夜評標設施、改造評標區布局并新增監控點位,開標區、評標區、辦公區全覆蓋設置廉政警示格言,完成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課題研究報告1篇。
二是規范服務,精準指導。嚴格按照辦事指南辦理項目登記等事項,限時辦結,辦件審核退回一次性在線告知退回具體原因,網上公開服務事項辦事指南、實際辦理時長,接受社會監督。堅持重點項目“綠色通道”,推行“容缺受理+信用承諾”,積極協調處理交易過程中困難和問題,提醒、防范易錯、易漏重點事項,最大限度壓縮項目交易場內流轉時間,把服務好、保障好、推進好項目落地作為中心重要工作目標抓好、落實好。1-11月,完成公共資源項目交易296宗,成交金額22.06億元,增收節資2.95億元。其中,工程項目招標完成80個,同比增長40.35%,成交金額15.97億元,同比增長20.44%。
三是高效便捷,優化環境。招標、投標、開標等業務全流程在線辦理,招標文件免費下載、在線預覽,異議(投訴)在線提出(回復)44次。招標投標全過程信息公開共享、電子簽章廣泛引用,合同在線簽訂全面推行,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開展,項目交易電子檔案一鍵獲取歸集。投標保證金全部支持以保函保險方式提交,鼓勵免收投標擔保。1-11月,使用保函保險7644份,為企業釋放沉淀資金15.78億元,占比82.57%。歷史投標保證金清退0.15萬元,應退盡退;投標保證金實現“免申即退”,31個項目免收投標擔保2.52億元;“中標貸”服務有序開展,2家企業獲得“中標貸”授信1300萬元。中標合同在線簽訂152個,占比96.81%。合同公開平均時間從23.75天縮減到15.52天;工程和政府采購招標項目平均場內流轉周期分別為28.27天、21天,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遠程異地評標開展139場次,席位制分散評標4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