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莊鎮立足于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建設,樹立干在平時、比在平時、優在平時的鮮明導向,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優化考核質效、固化結果運用等手段,有效激發廣大公務員擔當作為,不斷推進公務員日常管理工作提質增效,實現干部管理與崗位職責、工作任務、日常表現有機地結合。
強化組織領導,用好平時考核“指揮棒”。念好“管”字訣。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成立公務員平時考核領導小組,鎮黨委書記擔任組長,黨委副書記、組織委員擔任副組長,黨建辦公室、各分管領導承擔具體工作責任。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根據客觀公正、精準科學、注重實績、分級分類、簡便易行等原則,細化每項考核程序,完善考核制度。建立公務員平時考核正、負面清單評價機制,科學設置考核內容和考核指標。用好“嚴”字訣。嚴格規范定崗定責,每年年初,按照“崗位職責明晰、人員配置合理”的原則,研究制定公務員崗位職責。嚴格把關個人小結和正負面清單,結合考核對象履行崗位職責和完成工作任務等情況,嚴格對個人小結和正負面清單進行把關。嚴格規范審核評鑒,由分管領導和同級主要領導對考核對象進行考核評價并提出考核結果建議等次,再交由考核領導小組審定。寫好“督”字訣。成立紀委考核監督小組,既督事又察人。建立平時考核“個人小結-正負面清單-審核評鑒-結果反饋”全過程監督機制。細化考核各環節周期和完成時效,督促相關領導、部門和考核小組按時完成考核任務。督促具體責任人及時將每季度考核結果向公務員本人反饋,并報縣委組織部備案,確保考核過程和結果公平公正、公開透明。
優化考核質效,校準平時考核“度量尺”。確保考核方法具體有效。考準考實公務員“平時”與“戰時”表現,建立“考評、考績、考勤”三考工作模式,采取“月小結、季評鑒、年總評”方式,對公務員表現全程記錄,同時完善公務員在承擔急難險重任務、處理復雜問題和應對重大考驗中的考核機制,對在重大活動、重大會議期間表現突出的公務員著重加分,激勵公務員擔當作為。確保考核指標精準有效。注重分級分類考核,設置“共性+個性”考核指標,實行百分制考核,將公務員德、能、勤、績、廉進行量化評分。針對不同類別、不同崗位公務員的標準和要求,將“能、績”2方面表現劃分為3項個性考核指標,將“德、勤、廉”3方面表現劃分為4項共性指標,科學設置評分規則,并將獎懲和投訴等情況作為平時考核的加分減分項,確保平時考核指標精準實用。確保評價機制多元有效。引入多元主體考評機制。突出個人記實與領導評鑒相結合,建立“上級領導對下屬評價、普通干部對身邊同事評價”的內部評價機制,通過曬出工作量、掛出成績單,讓領導和周圍同事看得清楚、看個明白,提升評價結果的科學性;突出工作成效與群眾評價相結合,通過引入服務對象、社會公眾等外部評價機制,解決平時考核關起門來操作的問題,切實增強考核的實效性。
固化結果運用,點燃平時考核“助推器”。將平時考核與改進工作相結合。對于考核中表現一般的干部,由分管領導督促其認真分析識別傾向性問題,對考核對象進行提醒談話,指出不足、提出改進要求、幫助整改提高。根據平時考核中反映出的共性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方案、提供鍛煉機會,并加強公務員的日常理論培訓和實踐鍛煉,激勵干部干在平時、練在平時,進而提升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和能力。將平時考核與評先評優相結合。將平時考核結果作為評定年度考核優秀的重要依據,優先考慮平時考核結果均為“好”等次的公務員,對于平時工作懈怠、平時考核不佳的,年度考核不得確定為優秀等次。建立平時考核工作檔案,將公務員平時考核結果作為調整公務員職位職級、選拔任用、教育培訓以及評先獎優的重要依據,讓平時考核考出“水平”、考出“壓力”,考出“動力”。將平時考核與日常管理相結合。堅持定期公開平時考核為“好”等次的公務員,并征集先進典范事跡,樹立可見、可學、可比的先進典范人物,營造日常學先鋒、日常爭先進的良好氛圍。堅持以考核促日常提升,讓“平時考核”劍指“庸懶散奢”。除優秀者重用外,還注重對有潛力者的培養和對落后者的鞭策,讓平時考核成為公務員日常提升能力素質的“磨刀石”、點滴成長進步的“練兵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