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績溪縣堅持政治引領,拓寬創新渠道,為破局非公黨建思想引領、工作調度、組織覆蓋、載體創建的四大“難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工作擔當助推非公黨建“煥新出彩”。
堅持以政治建設“致知”,解決“怎么學”。在政治上、思想上加強引導,分層次分領域開展企業出資人培訓,加大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引導他們守法經營、依法活動、誠信從業,主動重視黨建工作。將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培訓與各類干部培訓同規劃、同部署,采取集中教學、自主培訓、交流研討、網絡選學等多種培訓模式,進一步提高黨建工作者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利用“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等平臺,定期舉辦行業主管部門領導與業主及非公企業黨組織負責人、黨員的聯席會議,積極幫助非公有制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和發展難題,用黨建工作尋找破局方法。通過“工前半小時”“餐間一刻鐘”“車間小課堂”等開展學習研討交流403場次;組織第五批黨建工作指導員開展宣講教育183場次,黨組織書記講黨課、和黨員講“微黨課”218人次,有效將思想教育延伸到新興領域最前沿,指導實踐、推動發展。
堅持以工作調度“篤行”,解決“怎么干”。及時調整縣委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定期調度工作開展,指導解決突出問題。制發《中共績溪縣委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工委成員單位及其職責》,明確15個非公工委成員單位聯系指導12個基層黨(工)委,進一步完善組織部門統籌協調,工委成員單位聯席共抓,鄉鎮園區黨(工)委兜底落實工作格局;組織召開縣委非公工委擴大會議,落實基層黨(工)委和非公工委成員單位年度非公黨建工作述職考核要求。制發年度工作要點、季度工作清單,圍繞“黨建工作提升年”建設部署重點任務,開展非公領域黨建創新發展專題調研,形成調研報告2篇。制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縣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召開重點任務推進會4次,印發工作提示函6期、重點工作54條,強化工作調度,壓實各方責任。做實做細機械制造產業聯盟輪值、包保、共建、賽馬4項機制,不斷實現產業鏈“破圈增能”。
堅持以組織覆蓋“筑基”,解決“怎么建”。健全完善包保、實勘、對比、復審“四項排查”機制,開展稅務、市監、人社、民政數據“四項比對”,對925家非公企業和87家社會組織先后開展3輪“拉網式”排查,及時做好平臺數據更新維護工作。根據2023年黨群組織組建任務,結合我縣實際,制定《2023年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群組織組建計劃》,實施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百日攻堅”行動和單獨組建計劃,2023年新增非公企業黨組織15家,社會組織黨組織8家,群團組織35個,非公企業黨員39人。初步打造“新心向黨 新心向溪”黨建品牌集群,非公企業打造“紅色引擎 金色齒輪”黨建品牌、“金徽廚 紅匠心”黨建品牌、“青春五線譜”等特色品牌,外賣行業打造“騎新諧禮 急速先鋒”、快遞行業“愛黨郵我 速達先鋒”、貨運企業“紅運向前 高暢先鋒”3個子品牌。
堅持以創新載體“破局”,解決“怎么用”。探索開展“百企聯百村(社區),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全縣81個村(社區)與100家非公企業結對共建,實現結對共建全覆蓋,實施村企聯盟發展項目59個,帶動就業856人。代辦重大項目手續25次,有效解決企業訴求64條。圍繞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分類打造了60個暖“新”驛站(1個綜合型,7個基礎型,52個便利型),著力構建“1公里關心關愛服務圈”,聚焦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需求,為新就業群體定制“新”向黨、“新”成長、“新”權益等暖“新”服務項目10個,提供就業指導、技能培訓、法律咨詢等服務362人次。常態化開展春送崗位、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等“四送”活動,不定期開展“健康義診”“免費義剪”等職工關心關愛活動。為快遞、外賣送餐等行業員工贈送夏日清涼包80份、貧困女職工體檢卡20余份。開展績溪縣首屆“最美新業態勞動者”評選活動,聘任15名最美新業態勞動者為兼職網格員,開展平安建設、文明創建等志愿服務300余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