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溪鎮深入推進基層黨建“三抓三提三促”和“五強五優”行動,用好微課堂、做優微服務、深化微治理,強化黨員黨性修養、增強服務質效,助推黨組織“兩個作用”發揮。
用好微課堂助推大學習。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從黨員隊伍思想提升“小需求”出發,將凝心鑄魂“大主題”貫穿微黨課始終,持續推動基層黨組織大學習、大討論、大宣傳。用好資源庫,實現從網絡到課堂延伸。充分發揮學習強國、共產黨員網、先鋒系列平臺資源優勢,根據各年齡段黨員需求特性制定學習清單,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形式,利用黨員教育信息化平臺、遠教站點、黨建電視欄目等展播,將手機、電視屏打造成“掌上課堂”,組織各黨組織和黨員及時跟進收看學習。下好現場功,實現從理論到實際延伸。打破空間限制,推行“庭院微黨課”,依托村文化廣場、三治廣場、百姓議事亭、露營基地等,將紅色陣地建在家門口,將專家學者請到黨員群眾中來,黨課從會議室搬到室外,從會場移到現場,將庭院廣場變為學習課堂,解決了以往學習到陣地、有事去不了、集中起來難等問題。架好連心橋,實現從縣內到縣外延伸。黨組織牽頭,發揮互聯互通優勢,與杭州星橋、歙縣桂林等黨組織簽訂雙向共管、結對共建協議,按照“流出為主、流入協助”原則,做好“雙育”服務,開展線上“雙向微課堂”,實現教學成果共享、學習成效共認,搭建流動黨員學習教育管理平臺。
做優微服務凝聚大能量。聚焦民情民意,從百姓群眾關心的小細節入手,優化服務保障,著力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服務質效。明確清單。組織黨員常態化開展黨員承諾踐諾、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活動,圍繞文明創建、村組項目建設、殯葬改革、耕地保護等中心重點任務,各級黨組織制定為民辦實事事項清單68項、解決群眾問題訴求86個。量身訂單。堅持“按需設崗、因事設崗、以崗定責、責任到人”原則,健全黨員“1+N”聯系服務群眾機制,細化黨員分類管理,通過黨員亮身份、亮服務,引導廣大黨員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文明創建等各項工作任務當中。精準點單。以作風建設為抓手,開展項目領辦,黨員帶頭走進項目攻堅一線,實行“一個項目、一個先鋒、一個專班、一套服務”,圍繞全鎮四大片區建設,聚焦產業發展、民生保障,謀劃推進重點項目20個,對接項目16個。
深化微治理效能大提升。堅持黨建引領“多網合一”,從網格“小切口”落細落實,持續推動鄉村治理效能提升。力量向網格聚集。充分發揮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戰斗堡壘作用,將網格與鎮村文明實踐站(所)相結合,選齊配優網格員,組建志愿服務隊,通過實地走訪、微信交流,開展民情民意征集、矛盾糾紛調解、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工作。資源向網格傾斜。全面整合資源“一張網”,將全鎮網格范圍內組織、醫療、文化、司法、民政等服務事項融為一體,開展普法宣傳、免費義診、文化活動、政策宣講、送學上門等活動。與縣政協機關黨組黨支部工作聯系點共同建強黨組織,指導加強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補齊工作短板、提升工作質量,推動黨支部工作落到實處。陣地向網格擴展。緊盯“一老一小”,打造“小手拉大手”載體,將文娛活動室、理論宣講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各類陣地向網格延伸,整合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體育活動場所、排練室、圖書室、電子閱覽室等12處陣地資源,形成多站點融合、多功能使用的便民服務綜合體,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多元化、人性化、精細化的便民服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