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教體局黨委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緊緊圍繞“發展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工作思路,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把黨建勢能轉化為教育發展動能,實現了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獲評省對縣教育督導考核優秀等次。
一、“黨建+理論學習”夯實政治思想根基
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進一步夯實中小學校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局黨委理論中心組領學促學作用,常態化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持續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各校園黨組織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學習機制,切實用好“學習強國”、“安徽干部教育在線”等學習平臺,注重打牢學校黨員師生的思想根基。實現愛國教育、價值引領、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有機統一,增強師資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促進學校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二、“黨建+教育改革”助推教育優質發展
深入實施安師大托管幫扶績溪中學,2023年高考取得新突破,一本和二本達線率均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強化與生源學校聯系,深入優秀學生家庭開展招生宣傳,2023年中考成績前200名學生僅外流2人,生源穩控取得實效。蹄疾步穩推進義務教育等級評價改革工作,績溪縣揚之小學《“‘智趣’闖關‘智慧’評價”》教育評價改革案例被績溪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刊載在《工作簡報》2023年第4期上,同時被市采用并上報省深改辦,入選安徽省教育廳教育評價改革優秀案例。統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化區域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施適之中學東西校區分開辦學。目前,城區2所初中辦學良性競爭氛圍正逐漸形成,辦學活力進一步增強。撤銷縣教師進修學校和縣教學研究室,整合相關職能和資源,設立績溪縣教師發展中心,實現培訓、教研、電教、科研部門有機整合。職稱評審全面啟用新的資格條件,突出綜合性榮譽、教學工作業績、科研課題、教學論文等任職資格材料。職稱評聘改革以來,教師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進一步激發,精氣神持續提振。2023年,教師學科優質課比賽中省級獲獎8人次,市級一等獎9人次,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市一等獎14篇。
三、“黨建+隊伍建設”打造德才兼備隊伍
堅持正面激勵和反面警示相結合,一體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公開表彰優秀教師等121人,新增省最美教師1人,市級最美教師1人,市級學科帶頭人5人,市級骨干教師13人,市優秀班主任5人,公開表彰縣優秀教育工作者等121人,市通報表揚10人。強化反面警示教育,將近年來發生在教體系統的5起典型案例制作成警示教育專題片并組織教體系統全體干部職工觀看,實現警示教育全覆蓋。持續加大高層次教育人才和優秀畢業生招引力度,落實校園招聘8人,公開招聘中小學教師13人,人才引育數量和層次均比以前有所提高。圍繞師資整體素質能力提升工作要求,組織中小學校長、骨干教師等300余人次赴浙江、上海、江蘇等地高校參加能力提升培訓班學習。實施“雙培養”工程,持續抓好入黨積極分子培養,重視發展優秀青年教師、學科帶頭人入黨,落實把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教師培養成教學管理骨干的“雙培養”機制,進一步優化“青藍工程”工作,在黨員隊伍中設立“黨員先鋒崗”、組建“青藍工程”小組,形成了“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師徒結對、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
四、“黨建+紅色引擎”引領教書育人方向
持續實施黨建工作“領航”計劃,推動基層黨組織黨建品牌創建,揚之小學“旗正揚”、實驗小學“徽山紅燭”、揚溪小學“五色花”和臨溪小學“七彩之光”等多個黨建品牌創建初見成效。深入推進紅色教育“進教室、進教案、進課堂”的“三進”育人計劃,常態化開展百部精品微黨課“進支部、進校園、進課堂”活動,充分利用本縣及周邊市縣豐富的紅色資源,在“清明”“七一”等重要節點組織師生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建立教師志愿者、紅領巾服務隊,開展“黨員做義工”、“暑期教師大家訪”等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主題實踐,讓師生在體驗中砥礪品格、堅定信念,為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span>。
新時代新征程,全縣教育系統廣大黨員干部將繼續以“嚴細深實”的工作作風和“闖創干”的熱情勁頭,在實現教育與黨建工作互融互惠、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努力為教育質量的穩步提升貢獻智慧和力量,書寫更精彩的績溪教育故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