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績溪縣委黨史和地方志室圍繞縣委重點任務,立足“存史資政育人”職責使命,用心用情傳承黨的歷史和地方歷史文化,打贏打響打好“三大攻堅戰”,助力績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用一往無前的干勁,打贏黨史編研“陣地戰”。記錄發展、編撰史書是黨史部門的重要職責。先后組織采編撰寫省、市黨史方志部門交辦的《脫貧攻堅口述史》《宣城籍“兩院”院士風采錄》《清風長存》《宣城紅色記憶》《中國·宣城文房四寶志(徽墨)》等文稿。啟動黨史三卷編寫,并完成初稿編纂。主動申報社科類課題,《互聯網背景下歷史虛無主義的危害及對策研究》《用好紅色資源 賡續紅色血脈—以績溪縣為例》等4項課題批準立項并在有關刊物發表。在省級以上期刊公開發表《“覺醒年代”與亞東圖書館》《落紙如漆 萬載存真--績溪縣徽墨發展紀實》《大業光寰宇—追記績溪籍程開甲院士》《唐越國公汪華翻案成功原因初探》《安徽省績溪縣革命遺址保護利用調查研究》等10余篇文章。先后有8項成果在全省黨史方志科研成果評比中獲獎。
用一抓到底的韌勁,打響資政工程“主動戰”。研究歷史、以史資政是黨史工作的核心要求。結合“6·9國際檔案日”,舉辦檔案“三進”等系列活動,發掘館藏檔案資料,修繕程開甲院士祖居“洛源堂”并展陳程開甲院士光輝事跡,協助完成全縣7個革命歷史紀念館和1個知青檔案館建設。深挖紅色檔案資源,查找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員唐輝、程燦、林岳書信史料3篇,活化展陳汪靜之、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等館藏紅色檔案16件。實施重點檔案保護利用項目,先后編纂出版《上莊村志》《亞東六錄》《胡雪巖評傳》《寄情書海—王子野文選》等書籍40多部,高質量完成《績溪有“味”“道”》中的紅色篇章撰寫。收集整理抗擊“非典”檔案資料、傳統村落保護、名人檔案,謀劃開展資政服務。推出《鄉村振興背景下紅色資源利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以績溪為例》《生態文明視域下績溪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的等一批針對性強的資政成果。
用一馬當先的沖勁,打好史志宣教“提升戰”。普及歷史知識、以史育人是黨史工作的重要內容。及時轉載中央和省委黨史方志部門創新理論、釋疑解惑等學術文章。針對不同受眾群體開展“分眾化”宣傳。開辦“績溪黨史”抖音平臺、“徽山烽火”微信公眾號,加大四史宣傳教育,“黨史上的今天”推出圖文素材100余篇,獲評“全縣文明賬號”。扎實開展“全省黨員干部黨史教育日”和黨史“七進”活動,赴鄉鎮、縣直機關、學校以及黨校宣講黨的創新理論40余次。選送干部參加全縣黨史微宣講比賽,并分別獲得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豐富宣教形式,編排《紅色家書亮丹心—唐輝給姑母的信》節目,參加“唱支山歌給黨聽”合唱團。會同融媒體中心推出“紅色績溪”“融融帶你學黨史”等300多篇圖文短視頻,切實增強宣傳教育實效性。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