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績溪縣堅持將干部教育培訓作為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和戰略性工程,聚焦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新要求,以干部工作實際和成長需求為導向,通過在關鍵點、切入點、發力點“三點”上持續發力,不斷推動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取得實效,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隊伍保障。
瞄定“關鍵點”,實現“干”與“學”有效銜接。強化思想理論武裝。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突出抓好黨的創新理論和政策教育,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最新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縣委主體班次和專題班次培訓、專題報告會等形式,實現領導干部帶頭示范引領學、集中研討深入學、基層宣講廣泛學。豐富多樣培訓方式。探索建立1—5天培訓需求的特色課程體系,供不同層次不同需求不同對象多樣化選擇,從各單位組織優秀領導干部赴長三角等先發地區參與培訓,通過專題講座、現場教學等方式學習其在發展經濟和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的經驗,實地考察當地產業園發展和鄉村基層治理情況,推動干部教育培訓內容“對胃口”。設置重點領域課程。著眼“補短板、提能力”目標,根據各單位培訓班次申報情況,設置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工業強縣、招商引資、文旅產業融合等領域培訓班次,將縣域經濟發展、土地政策解讀、徽文化及其當代價值等納入縣委主體班次培訓課程,為全縣干部普及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經濟發展知識,解讀土地政策,講述徽文化發展和文旅產業狀況等。
找準“切入點”,實現“供”與“需”精準匹配。堅持業務提升賦能。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圍繞基層治理、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文旅融合、新能源發展等領域,邀請專家學者授課,為干部傳授鄉村振興、經濟發展、招商引資等經驗,促進全縣干部思想大解放,促進干部思考如何結合縣域實際發展農村經濟,拓寬干部發展視野。堅持學用轉化解難。通過單位申報、黨校審定、質量評估、統籌安排的形式,引導縣直單位領導干部結合單位職能職責、工作經驗、實際操作等內容,講好用好業務專業課,幫助鄉鎮干部提高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常態化組織舉辦“龍川大講壇”暨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10期,培訓干部5000余人次。堅持形式暢通無阻。充分發揮中國網絡干部學院、安徽干部教育在線等線上平臺開放便捷、課程資源豐富、靈活性強等優勢,對各單位領導干部開通學習賬號,營造干部網絡學習良好氛圍。積極組織黨員干部開展網絡學習教育,發揮資源優勢,用好用活《老張的“網”年生活》、《青春鑄就忠誠——李夏》等十余部本土黨員教育電視片資源。
突出“發力點”,實現“精”與“專”緊密結合。解決培訓資源緊缺性需求。深入挖掘地方傳統文化資源、紅色資源和黨史素材,打造許家朋烈士陵園、梧川村旌績邊游擊根據地革命歷史紀念館等多個現場教學點,聯系縣委黨校開發教學點講解課程,組織學員開展“沉浸式”“體驗式”教學,深刻體悟革命前輩艱苦奮斗的崇高精神。擴大培訓對象覆蓋面范圍。各類培訓班次參訓人員涵蓋縣處級干部、科級干部、中青年干部、離退休干部等,把縣委高層次人才、企事業單位緊缺人才以及選調生列入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績溪縣鄉村人才振興培訓班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村(居)委會主任培訓班、全縣第八批選派干部專題培訓班中學習。加快基層干部師資庫建設。充分發揮外聘教師作用,廣泛動員全縣范圍內優秀農村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及致富能手等農村基層一線的鄉土人才充實到鄉鎮黨校師資庫,為干部教育增添“鄉土味”,不斷優化專兼職師資隊伍,實現干部教育培訓多元化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