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績溪縣委組織部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推動“黨的建設有力有為”重點任務落實為核心,緊盯“三個關鍵”,深謀細研、守正創新,切實推進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
緊盯政治建設“關鍵點”,凝聚思想合力。一是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建立健全長效機制,落實領導班子讀書班、理論中心組學習、“第一議題”、專題黨課、專題研討等學習制度,完善理論學習考核評價機制,引導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強化黨員教育管理。建好用好縣委黨校、鄉鎮黨校以及鄉村干部實訓基地,有效提高教育資源供給質量和水平。嚴格執行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突出政治忠誠教育和黨性教育,積極探索“互聯網+黨員教育”教學模式,依托“績溪先鋒”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構建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化、便捷式的黨員教育傳播體系,不斷提升黨員教育工作信息化水平。三是持續加強政治建設。堅持把提升黨的組織生活質效作為基層性工作抓在手上,創新建立組織生活“1+5”模式、主題黨日“1+4+X”模式、“組織生活項目認領”、預示公告等制度,各基層黨組織嚴格落實“規定動作”,立足實際探索“自選動作”。通過過集體政治生日、黨支部書記上黨課、村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等系列活動,提升組織生活質效。
緊盯干事創業“關鍵人”,打造骨干隊伍。一是抓好村干部隊伍。出臺《進一步加強全縣村“兩委”干部專業化管理的九條措施》等文件,不斷構建完善村“兩委”干部選拔培養、監督管理、激勵保障等工作機制。深入實施“雛鷹工程”,培養充實后備干部177名,按照每村每年2萬元標準兌現工作補貼。創新開展村“兩委”干部“新春第一課”活動,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開設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題培訓課,持續提升履職能力和綜合素養。二是管好選派干部隊伍。常態化分縣鄉兩個層次開展選派干部擂臺比武行動,縣選派辦每季度舉辦第一書記“擂臺比武”,鄉鎮分季度分片區舉辦副隊長和隊員“擂臺比武”。三年來共開展比武24次,覆蓋人數243人次,在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中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做好第八批、第九批選派干部輪換準備工作,確保工作不斷檔、發展不間斷。三是育強后備干部隊伍。深入實施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雛鷹工程”,建立“選、培、管、用”的村級后備干部培養體系,著力解決村“兩委”干部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的問題。堅持鄉鎮主導,按照個人自薦、組織推薦、資格聯審、群眾評議、集體研究、上報備案等選拔程序,儲備后備干部177名。
緊盯夯基固本“關鍵處”,鍛造戰斗堡壘。一是推進“三化”建設,賦能振興發展。《印發績溪縣村級黨組織陣地“三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按照“一年補短板、兩年強功能、三年立標桿”的總體要求,通過三年時間,全面推動75個村村級黨組織陣地“三化”建設,不斷豐富服務功能,健全管理運行機制,打造集辦公議事、黨員活動、教育培訓、便民服務、文體活動等功能于一體的“紅色陣地”。二是推進“善治”建設,引領基層治理。健全社區大黨委運行機制,完善“鎮黨委—社區黨組織—網格(小區)黨組織—黨員樓棟(巷、片)長—黨員干部聯戶”五級聯動工作格局。持續推行“群眾點單—網格接單—社區銷單”的“三單”服務模式。用好用活社區“大黨委”“樓棟長”兩大載體,整合基層干部、物業公司、共建單位、在職黨員、居民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有序參與社區基層治理。三是推進“雁陣”建設,推動鄉村振興。學習運用好浙江“千萬工程”典型經驗,創新開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三色”“三領”行動。推動形成“黨支部+合作社+強村公司+農戶”發展格局,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形成“一村一品一業”,打造“一村一特色”,切實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引領鄉村振興的堅強戰斗堡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