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績溪縣桂枝小學以《關于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為指南,按照“立足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緊緊圍繞教育教學這個中心,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建人民滿意的學校為目標,全面加強學校黨支部自身建設,著力打造“紅色引擎”黨建品牌,以黨建有質量推進辦學高質量,取得了較好成效。
以支部自身的驅動力引領群團組織同向發展。學校黨支部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支部自身建設,抓好學習教育,抓牢思想建設,抓實“三會一課”,抓緊紀律作風,充分發揮黨支部在學校管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各項工作中的的戰斗堡壘作用。同時,充分發揮“引擎”作用,帶團建領隊建,以黨組織的堅強有力引領帶動群團組織同向發力。學校團支部團結青年教師立足崗位建功,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活動競賽,成績突出;定期組織青年教師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等活動,曾被評為縣“五四紅旗團支部”。學校少先隊在兩位黨員老師帶領下,以紅色教育為核心,以養成教育為主線,創新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兩次被評為安徽省優秀少先隊集體,支部組織委員胡秀老師被評為“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學校工會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引領全體教工前進有方向,奮斗有目標,工作有干勁,精神有歸屬。曾榮獲“安徽省模范教工之家”“安徽省教科文衛體系統工會女職工工作先進集體”和績溪縣“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以黨員教師的感召力引領教工隊伍團結奮進。桂枝小學現有在職黨員四十五人。四十五面旗幟飄揚在學校工作的各個崗位,引領帶動全體教師向著不折不扣完成各項任務、不斷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目標奮力前行。語文教研組十九名黨員教師,人人有特長,個個是能手,多年來,始終走在教改前列,班級管理工作有聲有色,教研科研工作風生水起,參加省市縣各級各類競賽活動捷報頻傳。黨員王凌云是宣城市首屆骨干教師,獲得榮譽后的二十余年來從未停步,一直行走在語文教改路上,先后被評為市學科帶頭人、省優秀教師;數學教研組在黨員組長張虹帶領下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以省級課題研究為平臺,以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2022年數學組斬獲安徽省首屆作業設計大賽一等獎桂冠,2023年,陳美云老師獲安徽省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一等獎。黨員周國紅,帶領科學教學團隊,在省市教師教學技能競賽和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中屢屢獲獎。2023年5月,周國紅老師和戴志光老師輔導的學生作品在第十屆“皖新教育杯”安徽省青少年科技發明大賽中獲一等獎,戴志光老師獲全省小學科學優質課評選一等獎。
以紅色教育的吸引力引領少先隊員童心向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桂枝小學黨支部一直重視紅色教育,以少先隊為主陣地,以課程化思路統籌開展系列活動,把紅色教育落到實處,做在細處。一是堅持開展紅色閱讀活動。除了給每個班級書架配備紅色經典著作,充分利用班級讀書吧、午間閱讀和課外閱讀打卡等形式推進,還通過“閱讀漂流箱”形式,讓每一個高年級孩子都能讀遍學校配備的這些書。在此基礎上,通過好書推介、閱讀分享、寫讀后感、畫連環畫等多種形式展示閱讀成果,提高閱讀興趣。同時,學校定期組織觀看紅色電影,讀看結合,以看促讀,引領少年兒童在閱讀、觀看、分享中感受革命先輩的崇高品質。二是堅持開展“國旗下唱紅歌”活動。每學期初,學校黨支部指導音樂組選定紅色經典曲目。各音樂老師結合教材教學,按時間節點每月教會一首,學校利用紅領巾廣播站,每天在出操、退操、午間、放學清場四個時段定時播放優秀愛國歌曲,營造濃厚傳唱氛圍;每天大課間時段安排傳唱,由高年級各班輪流展示并領唱、指揮,主持全校傳唱活動。歌曲催人奮進,歌聲整齊嘹亮,亦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紅色風景。三是堅持把紅色作為校園文化藝術節、經典文化讀書節活動的主色調,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主題系列活動,如紅歌大合唱比賽、“桂枝少年說四史”語言類大賽,“革命故事我來演”“紅色詩詞擂臺賽”“讀紅色經典,畫革命故事”連環畫展評等,通過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及比賽活動,讓校園藝術節和讀書節成為展現愛國主義教育成果的舞臺。四是堅持開展紅色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如建隊節系列、國慶節系列、“七一”系列等;五是堅持開展“走進家鄉”系列教育活動,通過游、寫、畫、演、誦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以及祖輩們的奮斗歷程,從家鄉的發展變化感受祖國的飛速發展和繁榮富強,激發孩子們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真摯情感。
以陽光課程的生命力引領桂枝少年快樂成長。秉承“讓每一個孩子都充滿陽光”的育人理念,桂枝小學經過多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陽光系列課程。在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方面,學校于平常處著全力,于常規中求“特色”,課堂改革堅持以“小切口”為力點謀求教與學方式的真改變,教研科研堅持以“課堂端”為方向謀求教與研水平的真提高,做實過程管理,促進“五育”落地。在地方課程的精品化選擇方面,學校以“書香桂枝,陽光少年”為主線,重點做好書香校園建設和少先隊活動陣地建設;在學校課程的特色化打造方面,學校經過多年實踐,形成了養成教育、紅色教育、陽光社團、勞動研學、“國旗下誦經典”、“走進家鄉”等多個課程。所有這些課程助力著全體學生在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陽光大道上快樂前行,引領著學校辦學的高質量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