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欧美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免费视频 _精品日本一区二区_1024欧美极品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農村黨建

板橋頭鄉:“三步走”增添鄉村振興“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4-10-16 08:39 信息來源:績溪先鋒網 閱讀次數:
【字體大小:

近年來,績溪縣板橋頭鄉持續推進抓黨建促振興工作目標,錨定“鄉村治理,鄉村經濟,鄉村人才”三方面為著力點,進一步提升工作實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新”動能。

強化干部隊伍建設,點燃鄉村治理“新”活力。一是強化核心,提升組織領導力。鄉黨委充分發揮“關鍵少數”作用,注重提升領導班子的政治理論和業務能力,使其成為推動工作的堅強領導核心;精細化做好流動黨員“三門功課”,提升全鄉黨員的黨性修養,使其成為引領鄉村發展的先鋒力量。二是筑牢基礎,增強隊伍凝聚力。持續實施“導師傳幫帶”制度,以“一帶一,一帶多”的形式加大對年輕干部綜合素質培養,以“學、研、傳、督、評”五步提能法助推提升工作履職水平,堅持“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把骨干發展成黨員”雙向培養機制,結合每月主題黨日,經常性開展談心談話,提升各級支部凝聚力。三是創新機制,提升干部執行力。創新推行“日行夜學”學習制度,以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為重點,以每日值班人員為單元,把理論學習教育貫穿干部成長始終,引導干部知行合一;同時通過多樣性、典型性、實效性三注重,做到群眾急難愁盼和與中心工作兩融合,突出“實踐”效果佳。充分利用尚田村“四個一”工作法,廟山村“小板凳”工作法等特色工作法,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創新產業發展模式,賦能鄉村經濟“新”跨越。一是利用鄉域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經濟。板橋頭鄉地處山區,筍竹資源豐富,每年竹筍產量達百萬斤,近年來,全鄉化資源稟賦為產業基礎,做優一產,中村農副產品加工中心,龍叢烘干房等項目先后成功落地,項目帶動村民就近務工約50人。農副產品加工中心和烘干房建成運營后,每年向周邊農戶收購20萬斤雷筍、燕筍,制成各類筍制品并銷往浙江、江西等地外,預計經營性收入可達200余萬元。二是聚焦全鄉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以打造“一村一品”為目標,持續推動“筍米魚花牛”五大產業發展,并積極將各村“閑”資源變成“活”資產,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蜀馬、龍叢、校頭三個村共同出資300萬元,成功流轉“蜀馬農莊”,通過銷售農產品、資產出租等方式,經營性收入達24萬元。三是推進各村抱團發展,激發內生動力。全縣首創的“三村抱團”舉措,盤活鄉域土地資源,通過“三村抱團”向“十村抱團”延伸,成立強村公司,將全鄉產業向規模化經營和產業鏈延伸,使原本的“休眠地”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推動集體經濟增長的“金土地”。

搭建人才引育平臺,構筑鄉村人才“新”高地。一是搭建鄉賢平臺,吸納各類精英,10月9日,篤法工作室在板橋頭鄉玉臺村揭牌,安徽省中醫藥大學關工委副主任黃篤法老先生以設立工作室的方式,搭建聯系鄉賢、凝聚鄉賢、召喚鄉賢反哺家鄉的平臺,推動家鄉的發展和進步;持續完善鄉賢人才信息庫,實時更新人才臺賬,目前已收錄102位各類人才。定期利用傳統節日通過舉辦鄉賢座談會,吸引那些在外積累經驗、技術與資本的新鄉賢返鄉助力。二是聚焦人才培養,塑造本土人才。結合鄉域發展實際,開展技術培訓,增強專業技能。今年以來共組織“土專家”“田秀才”深入農村一線開展技能培訓和助農服務20余次,結合科技下鄉、技術講座、田間指導、農民夜校等活動,已完成農民科技培訓3000人次。三是營造發展環境,發揮人才質效。瞄準發展實際,通過線上線下調研當前各類碩博人才職業愿景,聯系上級部門幫助,結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人才自身意愿,采取個性化、定制化招引才方案,解決“引人易、留才難”問題,人才崗位“二次匹配”,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拓展關懷暖人心。依托績溪縣大學生主題教育基地、績溪縣大學生“三實”保障基地持續提升人才硬件設施水平,優化文娛場所建設,為人才提供學習充電、交流分享、休閑放松的活動陣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