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績溪縣將干部教育培訓作為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在培訓體系、教學水平,成果轉化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推動干部教育培訓提接地氣見實效。
培訓體系上求“新突破”,實現“供”與“需”同頻共振。強基鑄魂講政治。把理論素養提升作為干部教育必修課,重點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培訓內容,制定干部教育年度培訓計劃。今年以來,已舉辦縣委主體班次10期,培訓525人次,舉辦11期“龍川大講壇”暨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培訓干部5500余人次。精準滴灌提能力。聚焦干部實踐能力鍛煉,會同黨校、發改委、農業農村局、應急管理局等單位,先后舉辦10期專題培訓班,累計培訓2000余人次,進一步提升干部服務經濟發展大局、鄉村振興發展的能力。從嚴管理建機制。堅持培訓從嚴管理,嚴格執行考勤考核、生活管理等制度,健全量化考評機制,形成嚴格調訓、嚴格管理、嚴格監督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將干部教育培訓與調查研究緊密結合,要求培訓學員訓前根據工作實際帶來一個難點問題和一個典型案例的“兩帶來”問題,培訓期間結合相關課程和現場研學進行實地調研、分組研討,形成調研報告,推動學以致用。
教學水平上搶“新賽道”,實現“教”與“學”有效銜接。全面建強培訓站點。充分發揮縣委黨校教育主陣地、主渠道作用,持續推進教學陣地和教學設施建設。充分挖掘現場教學點,2024年,績溪縣博物館、胡富紀念館、徽杭古道、仁里村史館4個現場教學點被評為首批宣城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系統提升師資力量。以選調、招錄、外聘、兼職等方式,多渠道挖掘教學力量。組建了以各級領導和業務骨干為主體200余人的專兼職教學隊伍,同時借“他山之石”雕琢“本土之玉”,先后邀請滬蘇浙先發地區部門領導干部,浙江大學等高校專家學者20余人開展教學授課。同時設置政治理論、黨史黨建、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法治建設、人文教育、技能素養、先進模范等類別,各類別儲備師資“干貨滿滿”。持續完善教學模式。立足教學質量提升,采取黨性教育、案例剖析、交流發言、讀書沙龍、參觀廉政教育基地、觀看影片等培訓方式,由“單一講授式教學”向“多元互動式教學”轉變,切實提升培訓有效性。
成果轉化上展“新風采”,實現“知”與“行”一體推進。堅持學思用貫通。積極開展干部“掛職鍛煉”推動干部教育結果轉化,搭建平臺“一線煉”,把基層一線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鮮活教材,精心選調優秀年輕干部下沉至鄉村振興、信訪維穩、雙招雙引等艱苦吃勁崗位“實戰練兵”。打破鄉鎮到縣直的單一交流模式,結合干部自身專業優勢,建立年輕干部從“縣直到鄉鎮、鄉鎮到鄉鎮、縣直到縣直”的立體交流機制,今年以來,共安排19名縣直部門優秀年輕科級干部掛任鄉鎮領導班子成員,5名經歷單一的鄉鎮副鄉鎮長掛任縣直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安排14名干部到經開區一線跟班學習、鍛煉歷練。堅持知信行統一。將干部教育培訓與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相結合,組織開展政策解讀、愛心義診等各項志愿服務活動30余次,幫助群眾解決問題100余個。完善“領導干部政治素質檔案”,建立“擔當作為實績清單”695份,開展“季度擔當之星”評比,圍繞“推動發展的實事、群眾點贊的好事、過去遺留的難事、化解信訪矛盾事項”盤點干部工作實績,結合考察談話推薦擔當作為突出干部情況,共推薦出276名“擔當之星”人選。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