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瀛洲鎮堅持黨建引領,著力提升黨建工作水平,以組織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以仁里村為試點,深入開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走在前、創示范”行動,在思想引領、黨建+三治、“三變”改革上持續用力,不斷提升基層組織凝聚力、戰斗力,為鄉村振興注入紅色動力。
一、強黨建,亮品牌,筑牢農村基層黨組織。以村黨組織換屆選舉為契機,不斷優化村黨組織班子成員結構,35歲以下班子成員達到60%,規范村“兩委”干部坐班值班制度,不斷提升基層組織戰斗力。同時,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深化黨員“四式”管理,健全黨員“1+N”聯系群眾的村黨組織體系,劃分鄉村振興四級網格點18個,借助學習強國、黨員遠教電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小組之家等平臺載體,深化思想陣地建設。今年以來,共開展理論宣講活動4次,黨組織上黨課6次,主題黨日活動11 次。深入實施“三抓三提三促”行動,充分挖掘千年仁里文化內涵,打造仁里村“千年仁里·篤行為民”黨建品牌,以五百工程為切入點推動基層黨建提質增效,推動鄉村發展水平進一步加快,推動群眾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二、引人才,育強才,培育新型基層帶頭人。一手抓招才引鳳,通過人才引進高層次人才(研究生1名)當選村黨總支委員,由縣委組織部選派選調生1名到村任職,進一步豐富了基層組織高層次人才隊伍;一手抓鄉土人才培育,按照“應培盡培”“需培就培”的原則,實施農村人才培訓計劃,組織20名村民參加縣、鎮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班,致力于培育一批“土專家”“田秀才”、產業發展帶頭人等。
三、延產業,促融合,注入鄉村振興新活力。充分發揮“三變”改革的引擎作用,按照“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以村集體資源資產50萬入股績溪縣旅投公司,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建;成立仁里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和勞務分包公司,結合土地整理、閑置宅基地退出試點工作等,承包政府勞務工程,為村民提供就近就業機會,帶動人才回流;引導村民整合土地、林木、魚塘等“零、散、碎”資產,組建合作社,抱團發展,規模種養,在集體經濟增收的同時,加快當地產業發展,共打造農家樂9家,發展種養植專業合作社4家。
四、優生態,樹新風,倡導鄉風文明共發展。積極推動“三治”融合,全面改善提升村民宜居水平,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自然村道路全面完成硬化,利用1.5畝土地新建1000平方米的新風堂,用于民俗文化展示和村內紅白喜事舉辦,完善相關配套設施,達到有效遏制濫辦酒席、鋪張浪費、減少安全隱患、減輕村民支出等多重效果,真正為村民減負。同時,努力延伸、擴展、深化其功能,在旅游發展上下功夫,讓“新風堂”成為民俗文化的“展示臺”,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鄉村振興提檔加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