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鎮梧川村是一個紅色山村,素有“皖南井岡山”美譽的“大會山”是皖南游擊斗爭指揮中心所在地,也是梧川村的地理標志和旅游名片。
近年來,該村堅持黨建引領促發展,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創新“黨建+”模式,黨員干部結合自身實際設定扶貧幫困崗、人居環境整治崗、疫情防控先鋒崗、防汛救災搶險崗、文明創建監督崗等崗位,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并圍繞“紅色強村·綠色富民”發展路徑,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不但摘掉貧困村的帽子,還一躍成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
走進梧川村,道路干凈整潔,紅色文化氣息濃厚,徽派小院花團錦簇,房前屋后收拾一新,村民栽種的農家蔬菜郁郁蔥蔥,還有那一排排挺拔翠綠的竹籬笆特別搶眼,吸引著過往來客。
這樣的效果得益于該村近年來持續開展的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得益廣大黨員、群眾的共同參與和長期堅持。
打造“有品有位、宜居宜游”的景區村莊是梧川人在鄉村振興路上的執著追求。乘著全縣爭創省級文明城市的東風,該村一方面向環境“死角”開戰,整治亂堆亂放、亂搭亂建行為,拆除無功能建筑;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美化環境,推動村容村貌整體提升。
這些平時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竹子,在黨員、村干部和工匠們富有創意的雙手下,變成了一排排樸實大方的竹籬笆,靜靜地守衛在廣場邊、河道旁及村里各個角落,方寸之間演繹著鄉土氣息,扮靚了環境,也表現出梧川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在村干部的帶動下,村民們積極行動起來,在自家房前屋后圈起竹籬笆,打造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精致又富于生活氣息的“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改善人居環境,提升了幸福感。
該村脫貧戶洪少云感嘆道:“以前,我門前這塊地最‘難纏’,村里三天兩頭派人來掃,可人一走,雞飛狗跳的又還了原。現在扎上竹籬笆,干干凈凈的,看著很舒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