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欧美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免费视频 _精品日本一区二区_1024欧美极品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人才風采

宋文革:定格指尖上的時光

發布時間:2021-02-08 17:31 作者:jxxf 閱讀次數:
【字體大小:

磚雕藝術,起于漢唐,發于明清,沒落于近代。正當這段2000多年傳統技藝面臨失傳危機之時,又奇跡般在績溪縣現代徽雕中得以復活。

開啟這段傳奇歷程的,正是磚雕大師宋文革,他不僅為這門藝術畢生鉆研,還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創新,并傳承于身邊的年青一代。

磚雕承載了畢生的事業

“我的工藝廠很小,卻承載了我畢生的事業。”績溪縣文革磚雕工藝廠廠長宋文革向記者介紹,磚雕藝術內涵豐富,包括花鳥、人物、戲曲、生活場景和吉祥紋飾等各色圖案。通過工整的雕刻、流暢的運線、突出的場景主題、分明的層次結構,藝術再現出千年人文情調,因此被廣泛地應用門樓、鏤窗、民檐、屋頂及旌表牌坊等,營造典雅莊重的生活氛圍。

據了解,磚雕藝術源于漢畫像磚,隋唐時期被廣泛地用到寺廟與佛塔。明清時期,徽商鼎盛,磚雕被大賈富商用于構筑祠堂、廟宇、庭園等,以此光宗耀祖。后隨著徽商沒落而幾近失傳,慶幸的是被徽派工匠宋文革拯救復活,因此該項藝術又被冠稱為“徽州磚雕”。他也由此聲名大噪。

2011年中央電視臺《芝麻開門》欄目組,專門來績溪錄制徽州磚雕專題片。2012年宋文革獲“徽匠大師”稱號和“五一勞動獎章”。2013年獲得宣城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16年獲全國磚雕藝術創作與設計銀獎。2017年宣城市“宋文革技能大師工作室”掛牌,獲得首界“宣城工匠”稱號,并在央視CCTV13“世界非遺日”現場直播;2018年再獲“宣城工匠”稱號。

宋文革的“九層鏤空雕刻”技術,將磚雕藝術引入重回巔峰的復興之路。因為,磚雕要先在磚坯上先進行圖案雕刻,成形后再進窯燒制,任何細節偏差與溫度波動,都會將其毀于一旦,更何況用個九層次雕刻構建起的立體圖案,其工藝流程之復雜、工藝技術之精湛,絕非語言文字能形容。

艱苦生活練就一手絕活

“如今的一手絕活,完全是在艱苦生活中歷練出來的。”據宋文革介紹,自己1966年生于績溪縣長安鎮宋家村,父母都是鄉下農人,家中有兄弟姐妹四個,正值饑荒歲月,排行老大的他只好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拜師學藝當木匠。“學徒的日子很艱苦,沒日沒夜勞作在師傅家中,除過年回家休息,其余時間都在‘雕梁畫鳳’。”

1986年出師后,宋文革一直從事傳統徽派家具、雕花和民房修復。因此,在跟隨師傅學習和修復民宅的過程中,見到不少徽州早期“三雕”實物,當他看到很多人為損壞的磚雕遺跡,無不痛心疾首,所以萌生了還原磚雕作品的想法。

一次偶然機會,他為本地徽窯雕刻建筑構件的木模時,意外嘗試著在磚坯上雕刻古代圖案,卻自此喜愛的一發不可收拾。因為木雕的基本功讓宋文革在泥制磚坯上得心應手,磚雕雕刻的作品也能和木雕一樣精致。后又通過自學發現,寧夏、陜西、歙縣等地古老磚雕技藝正在不斷遺失,他立即尋思著去嘗試還原這一傳統文化。但早期的實驗全部慘敗,坯雕進窯燒制時變數太多,隨時會出現變形、爆裂、掉色……

然而,宋文革并未被挫折打敗,期間尋訪徽州各地燒窯老師傅,細究各項工藝流程、溫度的控制、對泥的選擇、對磚坯的水分控制等,然后自己動手一一體驗,選泥、洗泥、打磚、制坯、雕刻、裝窯燒制。冬去春來,無數次失敗,最終掌握了“窯前坯雕”的全部磚雕流程和技法。并不斷精益求精,最終實現“九層鏤空雕刻”的歷史最高境界。而磚雕的圖案,也在宋文革的改良下,由傳統散點透視向三點透視轉變,磚雕作品中亭臺樓閣、人物花鳥更為立體真實,極大提升了藝術審美價值。

傳統與現代數字化結合

從最初的模仿習雕,到現在的創作構思,宋文革完全實現了技術水平的跨越。2015年他將磚雕工作室升級為績溪縣文革磚雕工藝廠,從原有的技術研習,拓展至磚雕材料研發、模具數控雕刻、木模制作等相關配套領域。自主開發出各色現代磚雕工具,提升了雕刻技法,完善了土窯和溫控保障系統。截至目前,他已經創作出幾百件磚雕工藝品,先后被全國各地客戶收藏,甚至應用于古建筑復原工程。

“時間不等人,實現傳統與現代數字化結合,是當前最重要的轉型升級步驟。”宋文革表示,磚雕藝術已完全融入他的精神世界,它的發展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因此需要不斷挖掘創新傳統工藝流程,運用現代科技,適應社會變革,推進徽派磚雕現代轉型,繼承和發展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了解,近幾年來,隨著電動工具的應用,很多工匠在燒好后的成品磚上直接雕刻,雖然生產效率大幅提高,但雕刻過程中產生大量粉塵,惡化了磚雕工作環境,嚴重影響匠人身體健康,也讓年輕人對磚雕藝術退避三舍。如果能及時創新推廣傳統窯前坯雕工藝,不僅可以扭轉后繼無人的不利局面,還利于徽州磚雕傳統工藝的傳承和發展,也是現代生產生活的社會要求,更是宋文革正在著力探索的全新課題。

目前,宋文革在文革磚雕廠的基礎上,建立青少年推廣傳承實踐基地,引導年輕人走上專業化、職業化的磚雕工藝之路,使這一古老工藝走向現代社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