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欧美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免费视频 _精品日本一区二区_1024欧美极品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人才風采

程根祥:但問耕耘,莫問收獲

發布時間:2021-05-06 17:29 作者:jxxf 閱讀次數:
【字體大小:

 

躬耕杏壇、泛舟書海、傾情奉獻、熱心社會……詩意的課堂,詩意的追求;板凳要做十年冷,扎根教育卅七年;但問耕耘,莫問收獲,默默奉獻不圖報。 

——題記

古城績溪,總是那么富有韻味,一片青山,一條小溪,一座門樓巷,一道馬頭墻……便將古城點染成一幅水墨畫,淡雅、清新,讓人陶醉。靈山秀水孕育著古城的詩意,也孕育著詩意的古城人。今天,在有著古城淳樸之風的績溪中學,走出了一位有著古城情懷的老師,他就是績溪中學副校長、特級教師程根祥老師。程根祥1984年畢業于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同年分配至績溪中學,三十七年扎根教育,始終把教書育人當作人生的第一樂趣。堅持以“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默默的奉獻、執著的努力讓程根祥獲得了社會和各級領導的認可,2001年他被評為“安徽省模范教師”、 2002年被評為“安徽省第二屆教壇新星”、 “安徽省先進工作者”、2004年榮獲“宣城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2006年被評為“安徽省第八批特級教師”,2008年當選“北京奧運火炬手”。 

執著教育  不忘初心

1984年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天起,程根祥就堅守教學崗位,服從學校安排,恪守恩師吳孟復教授的叮囑,踏踏實實教書,清清白白做人。擔任班主任工作,悉心關照生活困難的農村學生,動員家屬給回家不便學生的炒菜,或者為學生自己炒菜提供方便。有幾次學生因生病需要住院治療,而家長又不在身邊,程根祥就親自送學生到醫院,墊付醫療費,守候在手術外,或者病床邊,直到家長趕到醫院才離開。每逢勞動課或者大掃除活動,程根祥總是和學生一起參加勞動,在共同的勞動中密切師生感情。績溪縣是人口小縣、山區小縣,學生大部分來自鄉下,擔任班主任的程根祥利用寒暑假時間走訪地處深山的學生家長,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循循善誘,鼓勵學生傾心向學,樹立遠大志向,改變自己的命運。   

上世紀九十年代,處于改革開放前沿的沿海地區向內地招聘優秀教師,內地教師為了個人的發展,加入“孔雀東南飛”的行列。其間上海、寧波的一些名校向程根祥伸出橄欖枝,邀請他加盟,程根祥為了自己的學生能有穩定的學習環境,都毅然放棄大好機會,耐住寂寞和清貧,堅守在山區縣城。2005年程根祥擔任績溪中學副校長,他沒有因為行政工作的繁瑣而放棄或放松教學工作,堅持每學期兩個班的教學工作量。也沒有因為課時量之重而降低教學要求,堅持每周一篇作文,因為他堅信作文是學生一切語文能力的核心。

人的一生中,一個人往往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即是教師,又是為人子,為人父,角色不同,所應承擔的責任自然也不同。2016年前后,程根祥的父親身患絕癥,不久母親又因病住院,有時父母同時住院。面對如此困境,程根祥總是想辦法在照顧父母和上好課之間做好平衡,尤其是擔任高三畢業班教學時,總是把高考復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沒有因為家庭問題而耽誤學校的教學。

古人說“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所謂人師就是說教師要把道德情操擺在第一位,要以愛心投入教學。三十多年來程根祥總是把愛的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以身作則,自律律人,清廉自守,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教育人。

癡迷教學  成績斐然

人生是一部大寫的書,每一頁都記載著生活的印記,青春年少的夢想,執著堅定的追求,厚積薄發的積淀……一點點充實著書頁,直至豐盈飽滿。如歌的歲月,見證了程根祥用奮斗和汗水寫就的一部厚重的書。 

1984年7月,從淮北煤炭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的程根祥,帶著恩師的殷殷教誨,懷著投身教育的壯志,來到了績溪中學,開始了三尺講臺的人生。“一年站穩講臺,五年成為骨干,十年成為名師……”校領導的要求,激發了程根祥的教學熱情。為上好每一節課,他鉆研教材,查資料,請教前輩,設計教學,每一步都“錙銖必較”,沒有笙簫,沒有宴飲,夜夜青燈黃相隨。“備課要備到字都站起來和你對話了,你方能左右逢源,要言不煩”,憑著這股拼勁,程根祥打造了一個多彩的課堂。他的課堂里沒有對文章字、詞、篇章結構的肢解,沒有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生硬概括,課堂上充溢的是文學的情趣和理趣,學生耳邊響起的是一個個有生命的字符,心里涌動的是先哲先賢修齊治平的震撼……喜怒哀樂,學生的情感總在程老師的講述中起伏跌宕著;師生間平等對話,學生自由討論、大膽表達……課堂成為程老師和學生交流的平臺。學生喜歡上了程老師這種讓他們感覺新穎的教學,語文學習成為了他們的最愛。程老師還是一個注重細節的老師,他在每次考試后都將每位學生每道基礎知識題的得分登記下來,并都記在心里,在課堂上他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這是件簡單的事,但要持之以恒不是易事,程根祥做到了! “鸚鵡濡羽,滴水救火”,傾心付出、執著忘我,程老師贏得了學生對他更深的敬意。 

涓涓不息將成河,孜孜不倦結碩果。1987年,程老師所帶畢業班高考均分獲得了徽州地區第二名的佳績;1988年,他所帶畢業班高考均分獲得了宣城地區第一名。三年站穩了講臺,五年成為了骨干,沒有自矜,沒有駐足,程根祥向更高的山峰攀登了,無論春花秋月,無論嚴冬酷暑,他執著地在攀登路上揮灑著拼搏的汗水,心中時時銘記恩師吳孟復教授的叮囑:老實做人,踏實讀書,勤懇教書,將教書育人視為人生的一大樂趣。“板凳坐得十年冷,教學要看十年后”,始終勤勉的程老師,多次在宣城市畢業班高考成績評比中名列前茅,2004年他所帶畢業班高考均分達116分,其中吳琳同學更是獲得了142分的高分。從2005年擔任副校長開始,程根祥先后承擔06、07、08、10、13、16、19等屆畢業班教學,語文高考成績和總體高考成績都很優秀。作為分管教學的副校長,程根祥主動積極和年級部主任、全體高三教師一道積極謀劃,悉心思考,采取對策,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破解山區小縣高中教學的困境。 

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用心血澆灌,程根祥走出了一條艱辛的名師路。

書海泛舟  厚實底蘊

如果問程根祥教過的學生:在績溪中學,你印象最深的老師是誰?你聽到的一定是兩個字:阿根。這是學生對程老師的親昵稱呼,他嚴謹博學的教學,爽朗熱情的個性,無不給人深刻的印象,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說:“教育是一首詩……有各種各樣的情調和內涵。”程老師帶給學生的就是一種詩意課堂。

在語文教學中,程老師追求的就是一個詞:詩意!他關注語文的人文內涵,常常滿懷激情地將“真、善、美”植入學生心中,成為其永恒的精神財富;他的教學語言豐富優美,一個個方塊漢字在他口中吐露出來,使學生如飲醇酒,興味盎然;他學識淵博,精彩詩文、名家典故總是脫口而出,恰到好處,讓學生欽佩不已;最讓學生刻骨銘心的是程老師總會適時地將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融入教學中,徽州村落、徽州民俗、歷史名人……無一不觸動學生的心弦,激起對語文魅力的贊嘆和對家鄉文化的敬愛之情。“臺上一年功,臺下十年功”,在程老師精彩的課堂背后,是豐厚的文學底蘊,是多年如一日的閱讀積淀,他曾說,“教師要善于學習,過去有一個說法,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要有一桶水,而我認為必須是長流水。現代高科技的社會,一桶水是不夠的……”長期以來,程老師養成了手不釋卷的習慣,他不僅訂閱了《中學語文教學》、《文匯讀書周報》、《書屋》、《讀書》、《隨筆》等報刊,而且在外出開會或學習時都要擠出時間去當地書店買上幾本中意的書,讀書已成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閱讀面廣,專業書籍、教育教學理論專著、文學作品等均有涉獵,他勤于思考,寫下了許多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廣泛的涉獵和深邃的思考,讓程老師的語文課堂詩意盎然,魅力久長。

一個教師的教學總是伴隨著他的閱讀史,教師首先要自己閱讀,然后提倡推動教師閱讀。2015年程根祥主持績溪縣中學語文名師工作室,他把每學期閱讀兩本專業書籍作為主要內容列入工作室工作計劃。青年教師的培養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程根祥要求每一位新聘任的年輕老師一到兩年的時間必須閱讀五本教育教學書籍,包括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林語堂《蘇東坡傳》等,每一學期定期召開青年教師閱讀經驗交流會。閱讀自然是語文課教學內容的題中應有之義,高一和高二每一學期必須閱讀一本文化經典,這是程根祥的語文學習規定動作。程根祥老師對學生的獎勵也是贈送他們購買閱讀書籍。2018年程根祥獲得“《中國教育報》2017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提名獎。 

堅守“不為無益之事,難遣有涯之生”的古訓,泛舟書海,厚實底蘊,勤心育人,程根祥以博學多識營建了詩意語文,贏得了業內外人士的廣泛贊譽。

真誠奉獻  抓好教科研

生活如歌,高亢雄渾、低吟淺唱,都是精彩的旋律。在程根祥的生活中,始終傳唱著一個不變的旋律:真誠。待人以誠,處事以真,一直是程根祥的座右銘。

2005年,程老師走上了領導崗位,擔任績溪中學的副校長,主管教科研工作。他深諳教育是項長期的事業,需要一代代教師的傳承才能前行,只有擁有一批德才兼備的骨干教師,才能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為此,他認真抓好培養年輕教師的“師徒結對”工作,通過以老帶新、一對一的言傳身教,使年輕教師迅速成長;積極搭建骨干教師培養的平臺,通過優質課、研修課評比、名師指導、外出參加教研活動,校本發展培訓、集體備課等措施,將教師送上個人發展的快車道,從中發現和培養一批優秀的教師。近幾年來,學校培養了市級骨干教師10人,市級學科帶頭人5人,還有多位縣級、校級骨干教師,有三位年輕教師在市優質課評比中獲得了一等獎,有兩位教師獲得了省優質課評比一等獎。堅持教學與研究同步,是程根祥一貫的教學理念,也是他抓好學校教研工作秉持的原則。為加強教師的教研意識,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理論提升,程老師通過教師會、教研組、備課組等學習活動,向教師闡明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的教研意義,同時制定獎勵措施,對在市級以上論文評選中獲獎或在刊物上發表論文者給與一定的獎勵,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熱情。近五年來,學校在教研方面有了很大突破,多位教師在國家級期刊、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另還有不少教師在市級論文評選中獲獎,全校形成了以教興研,以研促教的可喜局面。 

程根祥是省教壇新星、特級教師,是副校長,但他絲毫不以名師自居,處處以身作則。當老師向他請教教學困惑時,他總是真誠地和對方交流,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所知告訴對方;他善讀勤思,注重教研相長,撰寫了《細微之處有魔鬼》、《選修課教學的源頭活水—徽州地域文化》、《品位·道德·智能》、《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學模式的構建》、《作為語文教育家的胡適》等多篇厚實的論文;2006年程根祥主持完成省級課題“徽州地域文化與高中新課程道德研究”,為研究地域文化和語文教學研究的關系,程根祥還參與編寫了《中國家訓叢書▪績溪家訓》和《生態績溪》等書。他多次外出參加教研活動,曾在第四、五屆“皖江高中語文教育論壇”、“安徽省普通高中閱讀經驗交流和研討會”做主題報告,精辟的觀點、生動地講解博得與會領導和老師的一致好評。 

誠以待人,真以處事,身體力行,程老師在自己人生書頁上又添加了精彩的一筆!

參政議政  關注社情民意

程根祥是一位優秀的語文教師,也是一位熱心社會、關注社會的進步人士,歷代知識分子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使命,在程根祥身上同樣具有強烈的社會關懷和社會責任感。 

程老師是民盟績溪總支的副主委,民盟宣城市委委員,績溪縣十五、六、七屆人大常委,宣城市人大代表,他時刻銘記盟員和人大代表的職責,積極進行社會調研,了解社情民意,熱心建言獻策,廣泛參加社會活動。他關注教育事業,并對高中教育有深刻的思考,他在接受《宣城日報》通訊員采訪時說,“目前,不少學子家長一味追求學‘屠龍’現象值得社會關注。教育應該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不能不顧自身條件千軍萬馬走去擠獨木橋,否則只能適得其反……”他還參加了縣政協、民盟宣城市委和民盟績溪支部組織開展的扶貧講學活動,為績溪縣房地產管理局政治學習活動義務授課,還擔任績溪縣國土資源局等部門的行風評議員。 

關注社情民意,熱心社會活動,參政議政,程根祥以一顆赤誠之心抒寫著社會關懷,其情真切意, 讓人感動! 

他不是詩人,卻將濃濃的詩意灑滿了課堂,他矢志教育無怨無悔,用執著和忘我詮釋著平凡的偉大。他是觀山上那首飄逸雋永的詩,在清茶一般的溫潤和淡雅中,讓你慢慢回味,再回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