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風吹拂皖南鄉,紅醫紅藥心相連。近日,浙江工業大學藥學院“紅藥匙”團隊到揚溪鎮開展了一系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擇一事,抗美援朝報國志。老兵記憶,續寫榮光。革命老兵,一段歷史的記憶,一個時代的見證。“紅藥匙”團隊在揚溪鎮民兵營長汪文龍的帶領下慰問了一位經歷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革命老兵——葛有仁。
老人雖已邁入耄耋之年,但當年風采依舊。1956年退伍后,老人先后擔任了民兵連連長、村主任、村支書,直到1997年才放下手頭工作。老人提到,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他見證了應急救護系統的不斷完善,實現了各村專業救護人員的配備。
“紅藥匙”隊員們認真聆聽老人分享自己的抗戰故事,老人也表示他對現代青年寄予厚望,對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感到欣慰。歲月不敗英雄,韶華不負。雖說華夏何曾懼豺狼,但國難勿忘、英雄不朽,吾輩當自強。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續寫革命新樂章。
專一業,藥材種植富鄉村。腳下沾泥土,心上載鄉村。耕耘的腳步喚醒沉睡的土地,鄉村振興的道路在揚溪村越走越長。揚溪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中藥產業,“好伙伴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全縣范圍內收購種植藥材,為當地農業產業發展打開了新局面,已被評為中國質量信用3A級示范農場。
踏入田間地頭,面對“紅藥匙”隊員們的好奇詢問,負責人陳祥鋒耐心講解。從播種到收割,從外形到功效,無不體現了揚溪村深厚的藥文化底蘊。其藥材種植賦予了當地農業、產業新活力,帶動村中群眾就業,幫扶困難群眾。
傳一夢,三救三獻顯真情。人道為本,博愛為懷,奉獻為榮。三救三獻,“救”在身邊。“紅藥匙”團隊追溯紅醫精神,在揚溪鎮政府開展了第一期三救三獻——“藥”“救”在身邊主題宣講。
他們圍繞三救三獻的含義以及應急救護相關知識的普及展開,由紅十字會老師介紹CPR的方法和AED的使用,并進行海姆利克法的演示。讓愛相伴,將小小善念不斷匯聚成愛心洪流。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