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銅陵市聚焦黨員電教遠教“宣傳、教育、服務”三大功能,在強化平臺建設、豐富資源供給、提升學用實效上下功夫,持續激發黨員電教遠教工作新活力。
“遠教站點+示范基地+線上矩陣”,立體化搭建平臺載體。推進遠教站點標準化建設。扎實推進全市511個遠教終端站點推進“一站雙機”功能建設,針對場地建設、維護管理、學用記錄等方面開展專題培訓和常態化指導,制定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終端站點日常管理制度,定期更新完善設施設備、選配優秀管理人員,實現黨組織在哪里,黨員電教遠教學習陣地就扎根到哪里。推進示范基地規范化創建。堅持因地制宜、延伸資源,對照“六有”標準建好用活遠教學用示范基地,優選發展前景好、學用效果佳、輻射帶動強、產業特色突出的遠教站點、專業合作社等申報單位,累計建立樅陽縣義津鎮紅薯黨建聯盟、銅陵白姜良種擴繁基地等特色學用基地70余個,累計開展各類技能培訓1200余場,基地實踐教學680余次。推進線上矩陣特色化打造。創新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建成“先鋒在線”智慧黨建平臺,打造“1+1+1+N”的線上黨員教育矩陣,即一個門戶網站、一個微信公眾平臺、一個電視欄目、N個移動管理端,推動組織生活紀實上云端,不定期策劃推出特色活動,累計推出“擂臺比武展風采”“精品微黨課展播”等專題專欄20余個,不斷提升線上學習的豐富性和延展性。
“紅色經典+身邊故事+振興經驗”,多元化做優內容供給。在深挖紅色經典上下功夫。深入挖掘銅陵革命傳統資源,依托市委黨校、市委史志研究室等部門,充分收集整理烈士事跡、黨史資料和紅色故事,編纂《中國共產黨銅陵歷史》《血色初心》等地方紅色書籍10余部。堅持傳承與發展并重,結合歷史史實進一步創作新媒體作品,攝制《江防圖》《永不褪色的軍功章》等紅色視頻30余部,讓紅色經典作品可視、可聽、可感。在講好身邊故事上求突破。堅持將鏡頭對準基層一線、對準動人故事,既講大而厚的情懷又講小而精的故事,先后推介全國勞動模范蘇保信、皖美村支書王金海等一批身邊榜樣典型事跡,攝制了《從小白到大師》《時光不老、初心不改》等作品50余部,真正讓身邊人講述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在總結振興經驗上凝共識。堅持發展導向、需求導向,結合鄉村振興發展實際,先后組織攝制鄉村紀實片《甜蜜的事業》、培訓片《小磨麻油制作技藝》、事跡片《致富路上“領頭雁” 鄉村振興“帶頭人”》等精品黨員教育片,既話經驗又教做法,因地制宜為基層黨員干部提供鮮活的振興發展學習資源,讓電教遠教資源融到日常、融出實效。
“樹牢標桿+定期研判+一線服務”,全方位提升學用實效。聚焦樹牢標桿爭先進。堅持選樹學用典型、打造工作亮點、推廣實踐經驗,先后部署實施遠程教育規范建設年、提升年等活動,累計授牌黨員遠教基地示范點49個,推送“雙創雙爭”先進典型選編4期30余人次。堅持學用結合,采取“站點+支部、基地+培訓”模式,開展技術交流活動760余次。聚焦定期研判明方向。持續優化組織生活線上紀實評價系統,在網站同步開設先鋒管理板塊,明確組織生活管理平臺、基礎信息管理工作等模塊,提升各級黨組織開展組織生活的精準性。建立健全《組織生活積分評價規則》,實行“月統計、季分析、年研判”動態管理,通過數據分析、研判預警,讓黨務管理更有方向,讓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決策更加科學。聚焦一線服務辦實事。堅持以“讓黨員經常受教育、讓群眾長期得實惠”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黨員電教遠教的基層觸角作用,將遠程教育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緊密融合,結合基層黨員群眾學用需求科學制定學習推薦清單,同時將遠程教育與“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有機結合,累計開展基層治理、困難幫扶等志愿服務活動470多場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