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績溪縣堅持把黨員教育制片工作作為強化黨員教育的重要抓手,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策劃選題、拍攝制作、推廣學用上持續發力,精心打造一批有影響力、感染力的黨員教育電視片,推動黨員教育電視片“走新”又“走心”。
念好“精”字訣,精準選題策劃,把準制片“指揮棒”。聚焦工作部署,緊盯選題的方向性、代表性和廣泛性,根據年初省市工作要點安排,并結合縣域內當前黨員教育工作實際情況,明確全年制片工作時間任務、工作方向和要求,制定本縣黨員教育工作要點和年度制片工作計劃,印發年度黨員教育電視片制播工作通知圍繞組織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將任務分解到各基層黨(工)委,壓緊壓實制片工作責任。聚焦資源挖掘,廣泛尋找線索、征集本土人文故事、挖掘紅色資源,堅持好中選優,突出先進典型,抓好“兩優一先”“身邊榜樣”等典型人物事跡的挖掘,不斷豐富制片對象資源庫,高質量講好身邊人身邊事,用身邊典型教育身邊人。通過座談會、調查問卷等方式,面向基層發出“征集令”,向基層黨組織征集先進人物事跡和典型工作案例,并按照類型進行分類整理,動態形成年度制片選題資源庫,進一步拓寬制片渠道。2024年共選題23個,其中13部重點選題進入策劃階段,6部黨員教育電視片已制作完成。聚焦篩選審核,“基層黨組織摸排、黨委審核把關、縣黨員教育中心綜合研判”的程序,對題材、內容、角色進行審核把關,切實把好黨員教育電視片“政治關”“內容關”“質量關”。并將年度黨員教育資源選題計劃提交至分管部長審核把關,從機制上確保制片工作落到實處,結合多方研究機制,邀請分管領導、縣融媒體中心、影視傳媒公司、基層黨員干部等,就擬定選題進行深入分析探討,研究確定拍攝主題、思路等事項,并根據選定題材進行深度打磨策劃,確保制片工作方向不偏、主題不跑,牢牢把握黨員教育電視片的思想性、政治性、藝術性、教育性、時代性。
念好“優”字訣,匠心拍攝制作,激活制片“強引擎”。強化資源整合,建立組織部門牽頭、各基層黨(工)委資源共享、專業影視制作公司參與的聯合制片工作機制,挖掘現有的優質視頻資源,實現技術和資源協作共享,真正做到一“片”多用,并按照“項目化”方式開展制片工作,建立電教設備硬件資源庫,將黨員教育中心、縣融媒體中心、專業影視公司等可以利用的電教硬件設備融通共享,做到資源共通、硬件共用、成果共創。強化隊伍建設,選優配強黨員教育專業化制片工作隊伍,集結縣、鎮、村內業余愛好者以及專業團隊力量,組建制片小隊,涵蓋腳本制作、攝影攝像、后期制作等多方面人才,采用請進來、送出去等培訓模式,分批次、按計劃地對全縣制片骨干進行業務技能培訓,每年選派制片骨干參加省、市舉辦的黨員教育電視片業務培訓班,并通過不定期召開研討會、交流會等方式,相互促進相互提高,不斷提高電教片攝制隊伍的綜合能力。強化質量把關,建立多部門審片聯審制度,推動形成“黨員教育中心主審,業務科室及相關單位聯審”的制度,對視頻進行嚴格審查把關,在謀篇布局、敘事方式、細節挖掘等方面進行通盤考慮和設計構想,力求事跡演繹合情合理、先進形象有血有肉,讓廣大黨員群眾看得懂、看得進、看了信。截至目前,先后制作了《小田變大田》《大學生豬倌》《古道行》《千年仁里》等一批本土優秀黨員教育電視片,其中《老張的“網”年生活》獲得第十六屆全省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二等獎。
念好“實”字訣,抓實學用轉化,用好制片“金鑰匙”。突出線上宣傳,打造教學矩陣,用好“安徽先鋒微訊”“績溪先鋒”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等信息化平臺,開設“先鋒快訊”“第一書記喊你來打卡”“精品微黨課”等專欄,打造縣、鄉鎮、村(社區)三級教學矩陣,構建起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化、便捷式的黨員教育體系,不斷提升影響力和覆蓋面,進一步提高優秀作品傳播度,實現黨員教育資源聯合發布、聯動傳播,讓黨員群眾時時受教育、處處能學習。累計上線黨員教育類視頻50余部,黨員群眾點擊學習達20余萬人次。突出線下學習,動員基層黨組織結合“集中學習日”“固定學習日”“精品節目‘周’推薦”等制度,“百部精品微黨課進基層”“紅色影視播放季”等活動,豐富黨員教育內容資源,組織黨員干部學習收看優秀黨員教育電視片,確保黨員學在日常、用在經常,并采取“觀看+研討”模式,黨員干部以先進人物為標桿,以先進經驗為模范,并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暢談所思所悟,推動學習入腦入心。突出學用結合,將《生如夏花》等一批優質電教片作為“特色化”課程納入黨員教育培訓必修課,常態化開展黨員教育電視片進支部課堂、進思政課題、進主題班次,組織黨員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集體觀看學習;明確要求在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班、黨員教育業務骨干培訓班、黨員集中輪訓班等各類培訓班次中,結合培訓主題安排120分鐘左右的電視片專題教學。2023年以來,已播出30余部精品學習課件,累計觀看超8萬人次,有效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熱情。(章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