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宣城市績溪縣堅持把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通過構建“政治鑄魂+專業賦能+實戰礪能”三維培養體系,培優建強這一縣域社會治理的中堅力量,為鄉村振興戰略高效實施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組織保障。
“鑄魂工程”強內核,校準干部現代化建設“航向標”。堅持把政治能力建設擺在首位,構建“理論武裝+黨性教育+形勢研判”三維培養體系。理論武裝鑄忠誠。抓好“思想熔爐”建設,筑牢信仰之基。把理論素養提升作為干部教育必修課,重點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培訓內容,制定干部教育年度培訓計劃。2024年以來,已舉辦縣委主體班次10期,培訓525人次,舉辦11期“龍川大講壇”,培訓干部5500余人次,推動理論學習從“入眼入耳”到“入腦入心”。黨性教育守初心。抓牢“初心課堂”實踐,把穩方向之舵,用“紅色基因”淬煉忠誠品格。抓好干部的教育培訓和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縣委黨校和黨性教育基地為主陣地,采取集中培訓、專題講座、在線學習等多種方式,2024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0期,培訓干部615人次。形勢教育明方向。抓實“知行矩陣”構建,打通轉化路徑,讓“新思想導航”指引攻堅實踐。結合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踐,先后邀請曾任浙江省、杭州市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干部,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麗水)兩山學院“兩山”轉化研究院專家學者等11人開展教學授課,幫助干部把握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等時代脈搏。
“精準滴灌”練硬功,鍛造干部現代化建設“硬本領”。聚焦高質量發展主戰場,實施“靶向培養”計劃,構建“共性+個性”“必修+選修”能力提升體系。聚焦“一線舞臺、經風見雨”。針對干部不同經歷和特點,2024年以來選配102名專業干部到鄉村振興、項目建設、信訪維穩、“雙招雙引”等一線歷練。抓好項目攻堅,把素質好、潛力大的干部放到扛重活、打硬仗的崗位,多捧“燙手山芋”,經歷“風吹浪打”,讓干部在解決疑難問題中提升能力,在鄉村振興主戰場淬火成鋼。實施“上下互掛、跟班學習”。持續實施“四個一批”行動,結合干部自身專業優勢,分批次、分領域、有計劃地開展年輕干部集中掛職鍛煉。探索縣直單位干部和鄉鎮干部雙向掛職,安排15名縣直優秀年輕科級領導干部掛任鄉鎮黨政班子成員,增強基層力量;安排12名科級領導干部到滁州天長、16名干部到滬蘇浙等地跟班學習讓干部長見識強本領促發展。開展“專班提能、實戰練兵”。圍繞縣域發展主導產業,成立高端金屬新材料、食品醫衛2個產業研究服務專班,選派4名人才直接服務重點產業企業,安排22名優秀年輕干部駐外招商、招才引智,不斷加強培訓成果的實際運用和跟蹤問效,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促發展、惠民生、提能力的具體實踐。
“嚴管厚愛”激活力,構建干部現代化建設“強磁場”。創新“激勵+約束”雙向機制,讓干部在現代化建設賽道上敢為善為、有為有位。精準考核強保障。實行差異化考核指標,推行“三單管理”機制(任務清單、實績清單、負面清單),發揮平時考核“透視鏡”作用,全面準確地了解干部日常工作和平時表現。著力解決干部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強化“五比五評”活動結果運用,截至目前,有31名參評干部獲得職級晉升、提拔重用和進一步使用。事業為上樹導向。先后印發《關于推進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績溪縣進一步加快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十條措施》等文件,堅持在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制定《嵌入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實施方案》,2024年來從鄉村振興、信訪維穩、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一線提拔重用35歲以下干部48人、職級晉升18人。容錯激勵添動能。制定“容錯糾錯正負面清單”,明確具體適用情形,出臺了《關于查處誣告陷害信訪舉報為干部澄清正名實施辦法(試行)》,從查處機制、澄清機制、保障機制等方面保障澄清正名工作常態化規范化開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